目标笔记测试发布&使用建议(v0.6版)

年轻的时候,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 当我步入中年,我发现我无法改变这个世界,于是我降低我的期望,去改变我的国家; 直到我白发苍苍,我也没能改变我的国家,转而我想,哪怕只是改变我的家庭也好,但是,这都实现不了; 现在,在我生命即将终结时,我才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只是先改变自己,随之我就有可能影响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以为国家做一些贡献,最后,谁知道呢,我或许真能改变这个世界。 以上这段话改编自一个美好谎言,但它本身令人警醒。无论你梦想要实现什么,

目标笔记的3个核心功能

目标笔记是一个方法工具,协助人们清晰有效的达成目标。何谓方法工具?大部分软件工具主要表现的是功能性,比如加一个滤镜特效、批处理改名等,而方法工具的“方法”特指理念方法,比如《The Answer》里强烈要求人们将目标用纸笔写下来并让它随处可见,以用来强化大脑对目标的注意力和潜意识,从而产生神奇关联效应;《小狗钱钱》里提到“每天至少5条记录的成功日记”,其目的是不断让人肯定和激励自己,进而形成正向强力的良性循环。那么,是不是也能把这些理念方法以工具形式来协助人们更轻松容易的达到目的呢? 这就是我们希望在目标笔记上尝试的事,它背后的理念方法借鉴了《The

目标笔记这个小产品希望解决什么问题?

一个商业上很成功的朋友看了我的我为什么要做目标笔记这个小产品?文章后客观善意的表示不看好,我理解并感谢。这个反人性的、受众需求和习惯的小产品即便验证了,用户规模也会很小,商业上更难支撑。 道理我都懂,然而我还是决定做,一是因为任性,二是因为“要么不做,要么做完”的原则,后者有机会再详细展开说说,这次主要谈谈“目标笔记这个小产品希望解决什么问题?” "2017年的目标是搞定2016年那些原定于2015年完成的安排,不为别的,只为兑现我2014年要完成2013年计划的诺言。"看到这句戏谑,面上微微一笑,心中隐隐作痛,

我为什么要做目标笔记这个小产品?

这是我昨天下午在琢磨和焦虑目标笔记这个产品怎么做,甚至要不要做的思考中,跳出来的问题。 虽说这个问题已经有肯定倾向的假设,但我不妨按这个思路想一想,也为到底做不做目标笔记提供一个思考记录。 首先想到的是在十几年前,几乎每年在过年的时候都会许一个心愿并随着大年三十的鞭炮轰鸣大声喊出来,希望自己能做到,然而可能和大部分人一样,每年的心愿都会落空,至今唯一实现的是24岁那年想的“28岁成为百万富翁”,然而它的实现全靠百度期权的运气赐予,和自己的作为无关,因为后面还有个“30岁成为千万富翁”,现在马上要40岁了还没实现,无奈泪目。 为此我写过文章分析为什么总是每年设立目标每年都实现不了,在印象笔记上有一堆对自己行为模式的分析和反思检讨,去年用了xmind对每个季度每个月做目标拆解和记录,但还是没啥球用,搞了两个多季度自己就停了,到年底又被狠狠揍脸。

简单2步做好头脑风暴

收录于话题 #成长创富 头脑风暴不就是一群人坐在一起聊天讨论,然后得到一些好点子吗,还需要什么方法?我本来也是这么想的,最近发现在实际操作上,每个组织者的做法还真是不同,在此给些我的建议。 头脑风暴的目的,是产生出很多的点子创意,然后优选优化其中几个,最终付诸实施。第一步,就是拥有足够多的点子。 没有经验的团队很容易把关注点放到到点子的细节和可行性上,本来应该大家互相做加法的想法互励因此就变成彼此做减法的辩论对立,最终结果就是拿到的点子只少不多,陷入困局。 要产生足够多的点子,基本原则就是只要数量不要质量,鼓励支持任何点子,不去否定任何点子。这个环节需要会议组织者的控制干涉,及时叫停那些否定想法的行为,

Episode

00:00:00 00:00:00